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新闻 > 正文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记者会 聚焦百姓话题 回应民生热点
时间:2020-01-11 15:03:59    来源: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孔凡哲 王健 见习记者 李媛媛 文/图

  

  

  全省课后延时服务整体开展情况怎样?怎样保持调控政策的平稳性、连续性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进展如何?如何确保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1月11日上午9时,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在省人民会堂101会议室举行,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扶贫办等六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围绕百姓关注的焦点,现场回答记者提问,回应民生热点。

  聚焦发力 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漏一村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那么我省又有哪些部署呢?

  省扶贫办主任史秉锐说:“目前,我省有651.1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减贫率达到了93%。贫困县现在有39个已经摘帽,另外14个正在进行第三方评估,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来看,剩余的14个县,有望顺利脱贫。现在已经有9484个贫困村实现了脱贫退出,退出率达到了99%。”

  为了完成剩余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脱贫,同时,还要巩固以往所取得的脱贫成果。史秉锐表示,今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质量完成剩余的任务。紧盯剩余的这52个贫困村和35万的剩余贫困人口,采取多种的措施,来实现剩余贫困村脱贫退出和贫困人口的全部摘帽。二是,要聚焦重点、难点发力。今年要对贫困人口,剩余的还有5000人以上的县,以及对剩余的52个贫困村实行挂牌督战,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漏一村。三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对出现新的致贫和返贫的人员,及时采取帮扶。四是,要不断持续提升精准帮扶的实效。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以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的水平不断提高。五是,要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摆脱贫困,持续增收,奔向小康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能力。

  此外,今年还将从贫困区作风能力建设、做好总结等两方面开展工作。

  招才引智品牌越擦越亮 25.67万农民工返乡创业

  

  “河南连续两年召开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延揽了一批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项目来豫创新创业,大会品牌越擦越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世伟,“同时,我省积极推进回归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共有149.79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

  在招才引智方面,2018年以来,连续两年召开了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共有10.6万名各类人才达到了岗位签约的意向,1367个人才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有2800多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海外人士到我们省进行项目合作,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搭建了一个集聚专家智慧、延揽各类人才、促进项目对接、展示河南形象的大的平台,可以说这块品牌还是越擦越亮。

  “为了确保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进一步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平台,我省采取事业留人、政策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人才的体制机制,做好人才的服务工作,给人才创造一个拴心、留人良好的生态环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世伟说。

  为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在全国设立了总规模是100亿元的第一支农民工返乡创业基金。2019年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人数是25.67万人,带动就业是124.06万人,总人数达到149.79万人,带动就业已经突破了900万人。

  在优化投资方面,一是,降低投资的集中度,扩大基金的知情面,使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项目和企业尽量都能享受到资金和基金的支持。二是,采取省级母基金和地方子基金联合投放的办法,使得有更多的基金用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项目。

  刘世伟表示,下一阶段,我省将在回归经济方面作出的一系列安排和部署,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使得这项工作能够助力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

  制定一城一策方案 解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房地产市场是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连着千家万户,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房地产领域提到在保证房住不炒主旋律前提下,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那么今年将怎样保持调控政策的平稳性、连续性发展呢?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吴浩表示,2019年完成投资6631亿元,同比增长了6.5%,投资额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五、中部第一,商品房销售1.1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8%房屋施工面积5.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6%,房地产业实现税收1048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省税收收入的21.8%。

  “今年,牢固树立房住不炒的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全面落实城市的主体责任,制定一城一策方案,做到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次进经济增长的手段和工具。同时,保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持续完善调控的方式手段。进一步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运行的监测体系,开展监测预警和评价考核,合理预期,开展专项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的秩序。加快完善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租赁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租赁市场,有效解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另外,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发展工程,尤其是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工作更是备受关注。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吴浩表示,目前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全部出台了老旧小区改造内容,3383个老旧小区,约50万户纳入中央财政范围,共计60.6亿元补助资金,这3383个小区完成576个,正在改造2212个,还有579个在征求居民意见前期工作。

  吴浩介绍,2020年,省里上报申请中央补助资金支持的老旧小区是5480个,约66.6万户,预计投资134亿元,已经争取到提前下达中央补助资金31.7亿元,已经下达到各个市县。省住建厅正在抓紧完善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近期印发实施。

  “官方带娃”全省参与学生达260万

  

  2019年以来,“官方带娃”成为宝爸宝妈们嘴里的热词。据了解,郑州市的郑州郑东新区、金水区等多个区已经推广“官方带娃”工作,除了郑州外,目前全省其他地方课后延时服务整体开展情况怎样?

  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介绍,2019年,河南省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把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抓手。目前,我省所有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均试点开展了课后服务,参与的教师有15万人,参与的学生已经达到了260万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

  对于存在的问题,刁玉华直言,虽然我省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场地保障普遍不足;专业教师相对比较缺乏;收费的标准还不统一;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和困难。

  “下一步,我们把开展中小学生的课后服务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群众教育获得感的重要举措,统筹考虑城乡的差异,学段差异,地域差异等因素,因地制宜,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实施课后服务的新模式,完善出台我省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和收费政策,扩大学校管理的权限,同时健全机制,保障安全,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刁玉华介绍,实施课后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是课后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鼓励学校立足本校实际和特色建设,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切实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在打造优势高校方面,我省将积极引进国内的优质资源,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引入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的合作办学,为河南的学子提供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这是推进分级诊疗的“牛鼻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紧紧围绕着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采用县带乡、乡带村,构建了城乡融合的分级诊疗的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去年,在河南省推进了28个县作为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省卫生健康委阚全程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对照150个病种,把乡做活,乡里面70个病种,村20个病种,一体化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提升诊疗能力,节约医保资金,减轻患者负担。力争实现县域90%的目标,乡以下60%的目标,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同时,结合健康中原建设,加大推进力度,实行一二三工作模式,三进,就是健康促进进家庭、进农村、进学校,两建,建健康服务团队,建健康服务的阵地,一帮扶,省级三级医院帮扶县医院。我们还推进了四个一工作法,目的把健康知识在基层得到普及,让老百姓如何防止生病,让老百姓少生病。解决看病难问题,一个是解决少生病、不生病问题,促使健康中原建设方面,把基层这块做实做细。

  “2019年,省委把就诊卡和社保卡二卡合一工作作为重点。患者拿身份证、就诊卡或者社保卡,就可以到一个机构看病,到目前为止,河南省25家医疗机构都实现了一卡通。另外,18个省辖市有15个省辖市实现了一卡通,目前还有开封、许昌和南阳还没完成,我们要求元月底全部完成。”阚全程说。

  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省蓝天已成为常态,人们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而且在2019年12月底还出现连贯5天优良。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仲田说,2019年,全省上下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六控”措施,全省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低于国家和省下达的60微克/立方米目标值;PM10年均浓度为96微克/立方米,低于省定98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值;六项考核因子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项因子年均值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指标5-9月连续5个月达标,PM10指标6-9月连续4个月达标,臭氧指标1-3月和10-12月共有6个月达标,为近年来最好水平。洛阳市栾川县和信阳市新县首次实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达标。

  王仲田表示,今年,将围绕“一个目标,深化六个治理,实现四个明显”。一个目标,是坚决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深化六个治理,那就是深化工业企业的深入治理,继续深化,二是深化散煤治理,三是深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四是深化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治理,这是形成抽样的重要因素,五是深化扬尘治理,六是应对好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应对。最终要实现四个明显,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下降,环境空气质量要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要明显减少,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要明显增强。

编辑:李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18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09031906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高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