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价格飙升,需要尽快“降温祛火”
■温献伟
近段时间,片仔癀这种3克×1粒/盒装的“神药”在网上已被炒到最高1250元/粒,相比门店590元/粒的价格,上涨了一倍多,且经常处于缺货状态。按照最新约374元/克的国际金价来算,片仔癀的网上售价约416.6/克,可谓比黄金还贵。
片仔癀遭遇疯狂抢购,看似出于市场需求,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实则,其价格飙升背后存在一定风险,容易引发两个方面的问题。
根据药品说明书,片仔癀作为中药,具有护肝养肝功效。很多人正是出于保健需求争相抢购。殊不知,片仔癀属于药品而非保健品。缺乏医生的专业指导和诊断,盲目跟风抢购,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而乱吃药极可能事与愿违,对身体造成新的伤害。实际上,片仔癀并非没有临床替代品。据报道,一些药品不仅成分和功效上与其相似,而且价格极低,可谓物美价廉。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品,才是保障自身健康的正确方式。因此,面对片仔癀价格一路飙升,一方面需要消费者保持理性、谨慎购买;另一方面也需要医药卫生部门及时面向社会和公众做好相关科普工作。
片仔癀之所以市值飙升,一药难求,除了某些原材料成本上涨之外,更多的原因在于背后存在炒作因素。幕后推手紧紧抓住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意识和需求,不仅大肆加价倒卖,而且还有人进行收购囤积,造成“奇货可居”的市场卖点。这种“一家独大”的炒作行为,极易形成垄断,引发市场恶性竞争。针对于此,监管部门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依据《反垄断法》及时介入、叫停涨价行为,并斩断背后存在的黑色产业链,通过“降温祛火”,以此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促使药品回归本身属性,确保公众身体健康和安全。
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促成、驱使之下,市场时常有所谓“神药”打着“预防治疗有奇效”的旗号招摇过市,成为公众疯狂抢购的热点。政府部门也应借助此次片仔癀的疯狂举动,进一步为药品市场立规矩、画红线,让“片仔癀事件”成为一个警钟,遏制和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