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二 让河南“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媛媛)“省委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就是要超前谋划、前瞻布局,加速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力争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12月22日,在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明东如是表示。
让“流量”变成“留量”
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为了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我省坚持以通道枢纽为基础,以高效物流为纽带,以优质服务为依托,实施枢纽能级提升、物流提质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培育“三大行动”,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交通枢纽集聚布局。
“要重点抓好‘四个经济’,培育壮大航空经济、引育集聚高铁经济、提质增效陆港经济、做大做强临港经济。”李明东说。在培育壮大航空经济方面,要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为龙头,推进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临空生物医药园、双鹤湖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形成核心产业集群。在引育集聚高铁经济方面,要推进中车郑州生产基地、洛阳生产基地建设,吸引电子信息、机电设备、高端合金等关联配套产业集聚,逐步形成高铁装备“河南造”。在提质增效陆港经济方面,要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谋划布局郑州国际陆港新节点,到2025年争取开行国际直达线路达20条以上。在做大做强临港经济方面,要支持周口、淮滨等完善提升内河港口及航道设施,因地制宜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布局建设临港物流产业园,将中原地区的货物通过水运快捷通向世界,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原港口贸易中心。
让“存量”变成“增量”
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我省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将推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加快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卓越产业链建设、数字赋能融合“三大工程”,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对此,李明东表示,要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健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梯次培育机制,明年新增10亿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上市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0家。在优链条方面,要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优势领域,实施产业链现代化提升行动,推进中铁智能装备产业园、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紫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打造10个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0个左右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在促融合方面,还要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明年建设15个左右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上云企业3万家以上。同时,从“链主”企业需求出发,集聚配套科创、金融、咨询、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工业软件、建筑设计、创意设计等,加快建设设计河南。
让“体量”变成“动量”
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产供协同优势转变
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优势转变,就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协同并进,促进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引领供给,打造供需良性循环升级版,具体实施供需适配、市场招商、促进消费“三大行动”。
李明东介绍,要围绕“优供给、创高端”,在食品、汽车、轻纺等领域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模式,推出一批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优质产品,引领企业参与中国品牌日、消博会等高水平展会活动,增强省内产品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真正让商品变品牌。同时,围绕“强招商、拓空间”,立足我省广阔市场空间,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的合作,大力开展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新模式,签约落地一批投资超50亿元乃至百亿元的产业项目,以项目落地、投产、达效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还要围绕“育平台、促消费”,积极引进知名电商企业总部或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支持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平台)发展,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等载体建设,举办微商创业大赛,打造线上线下时尚消费新高地。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