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红梅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使企业相关信息透明化。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包括放宽注册资本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以及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等内容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消息一出,就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切期盼。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到底意味着什么?创业成本降低,将给那些有心创业的年轻人带来哪些机遇?相关专家和学者对新政又有哪些看法和期待?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影响:有志创业的年轻人可轻松上路
“毕业一年有余了,想自己创业的梦想从来没有改变过。可是每每想到创业需要的那笔启动资金,我就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我只能选择先就业,等挣够了钱再创业。”现就职于郑州一家企业的小马告诉记者,“最近看到国家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这让我感觉眼前一亮。”
小马告诉记者,在这项改革中,不仅提到要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的要求,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还提出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等事项,“这种零门槛改革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是国家鼓励草根创业的重要措施,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创业的信心。”
记者随后采访发现,有着同样想法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不在少数。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不减的情况下,选择合适项目进行创业就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首选,而此时推出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了创业门槛,可以使有志创业却苦于没有资本金的年轻人轻松上路,少了一些后顾之忧。
“在此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中,不仅提到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还提到取消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以及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蔡树堂认为,“此次改革最明显的成效就是降低了创业成本、减轻了起步负担。政府实行‘宽进’、‘严管’,在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的同时,着力管好应该管的事情,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
疑问:违约风险概率或增加
采访中,不少人提出疑问,目前,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那么配套政策、细则何时推出,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是否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等问题?
河南省轻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经理李宇奇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放权,地方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落实,倘若地方功利主义抬头,是不利于企业和地方经济长期发展的。所以仍需要中央进一步加强监管。”